一、恶意刷百度统计的底层逻辑:无真实访问,却能 “伪造” 记录
二、3 大解决方案:从 “阻断泄露” 到 “净化数据”
方案 1:JS 代码混淆加密 —— 让爬虫 “读不懂” 统计 ID
操作步骤:
var _hmt = _hmt || [];
(function() {
var hm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
hm.src = "https://hm.baidu.com/hm.js?XXXXXXXXXX"; // X为新统计ID
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
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hm, s);
})();
2.使用混淆工具加密:打开第三方 JS 混淆工具(如站长工具 “JS 代码混淆”:https://tool.chinaz.com/tools/jscodeconfusion.aspx),将上述代码粘贴到输入框,选择 “普通混淆” 或 “深度混淆” 模式,点击生成加密代码。
3.替换网站统计代码:将加密后的代码,替换到网站主题的统计配置处(如 WordPress 主题可在 “外观 – 自定义 – 底部设置” 中粘贴,独立站可直接嵌入 HTML 的<footer>
标签内)。
优势:操作简单,无需修改代码逻辑,可快速阻断 ID 泄露;支持谷歌 Analytics、友盟等其他统计工具的代码加密。
方案 2:动态拼接统计链接 —— 让爬虫 “找不到” 核心地址
操作步骤:
var adsrc = ['h', 't', 't', 'ps', ':', '/', '/', 'l', 't', '.', 'l', 'i', 'n', 't', 'u', 'y', 'u', 'e','.', 'c', 'o', 'm', '/', 'h', 'm', '.', 'j', 's', '?', 'XXXX', 'XXXX', 'XXXX']; // 拆分后的字符数组
var _hmt = _hmt || [];
添加域名验证逻辑:仅当访问域名是自己的网站时,才加载统计代码,避免代码被外部调用(核心代码如下):
if (window.location.host.toLowerCase().indexOf("lt.lintuyue.com") > -1) { // 验证当前域名
var ad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"script");
ad.src = adsrc.join(''); // 动态拼接完整统计链接
var s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"script")[0];
s.parentNode.insertBefore(ad, s);
}
2.嵌入网站代码:将上述完整代码粘贴到网站统计配置位置,确保代码在页面加载时优先执行。
优势:针对性对抗爬虫的关键词检索,安全性比单纯混淆更高;域名验证可进一步防止代码被恶意调用。
方案 3:配置百度统计过滤规则 —— 从 “源头” 净化数据
必配 3 大规则(操作路径均为:百度统计后台 -“使用设置”-“规则设置”-“过滤规则设置”):
三、关键提醒:保护 SEO,避免 “次生伤害”
四、实战验证:方案有效性反馈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只做转载和学习以及开发者个人原创。声明:下载本站资源即同意用户协议,本站程序仅供内部学习研究软件设计思想和原理使用,学习研究后请自觉删除,请勿传播,因未及时删除所造成的任何后果责任自负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